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

[電影]--鬥陣俱樂部_魯蛇的逆襲?_20141030

(註:本篇不特別介紹劇情內容,但文中可能提及劇情片段,不喜慎入)



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
出品:德國/美國
導演:大衛芬奇 (David Fincher)


從魯蛇開始談起。

「魯蛇」是這兩年突然竄紅的流行語,
從原本形容酸民的貶抑語,
逐漸被年輕族群用來自嘲,
當作與「人生勝利組」的區別。(註 1)

誠如《鬥陣俱樂部》中所指出,
這樣的用語之所以出現,
正是因為相隔這部電影上映雖已有 15 年,
但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卻仍然當道。


在現今社會上,我們習慣使用資本主義賦予的分類方式,
以「貧」和「富」將人分類,
再依照貧富給予「成功」(人生勝利組) 和「失敗」(魯蛇) 的標籤。

因此,「財富」便很自然地讓我們聯想到「幸福」,
從而將財富作為人生的唯一目標。



《鬥陣俱樂部》的主角正是在這樣結構下的「魯蛇」。
他沒有姓名,或有一說他叫 Jack,
意思等同於中文的王小明、王老五,
或乾脆直接稱他為魯蛇。

魯蛇活在這套習以為常的標準下,
他對財富的追求是永無止盡的。

他自己就說:
「你總是告訴自己,你的人生就差這組沙發了。
只要買下沙發,幾年內無論發生甚麼事都不會再不滿足,
至少你解決了沙發問題。
然後是對的餐具組。完美的床。床廉。地毯」

用金錢堆積出的物質,成為了滿足慾望的出口:
「以前的人看黃色書刊自慰,現在人看購物型錄」。
黃色書刊所滿足的是人類最原始的慾望,
而購物型錄滿足的竟是資本主義所灌輸的慾望。



事實上,一旦撇除這套被灌輸的價值,
底下將是赤裸裸的漫無目的,
因為我們 (正如主角一般) 將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

當主角往自己的內心看去,
發現物質已經無法滿足內心空虛時,
正是他開始認識到,
自己的心靈與「資本主義價值」無法同步之時。

這使他徬徨失所、不得入睡,
因為他所認識的世界建立在這套價值之上。
一旦價值動搖,他的世界也開始崩塌。



當醫生宣判「沒事,你只需要去看看那些更痛苦的人」時,
求救訊號宣告無效;
他開始遊走於各個團體治療小組之間,尋求暫時的救贖。

治療小組讓他得以從一個將人看成數字的資本主義價值中逃脫,
因為「當別人認為你是將死之人,他們真的會認真聽你說話」。
他索求的,是那些認可、那些傾聽,
是有人重視他身而為人的價值超過他的消費能力。

然而這短暫的平衡,
卻被一個跟他有相同嗜好的女子「瑪拉」給打破。

真要說瑪拉到底為何能打破這平衡,
恐怕只是因為主角意識到有人看破了自己的逢場作戲。
你不是將死之人、你正在貪得無厭的索取愛和同情;
即便瑪拉未說出口,她的存在便彷彿指責著主角的良心。

--

再來是泰勒。泰勒的首次登場,
便是在那些團體治療小組看似再也無法容納主角之時。
(此處不提及泰勒影像的快閃畫面)

有趣的是,相較於主角,
泰勒有非常清楚的姓名 (Tyler Durden);
這或許是泰勒「身為人的價值」的充分體現,
因為姓名所代表的正是人的獨特性。

主角很快就發現,泰勒無法被「資本主義價值」所分類。
他既不是「魯蛇」,卻也非「人生勝利組」。
他並非沒有致富之道,
卻住在一棟骯髒的鬼屋、打著薪資低廉的零工。



在主角的心愛公寓爆炸時,他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泰勒;
這顯然不是意外。
事實上,公寓的爆炸意味著舊價值的毀滅,
並直接導致「泰勒」的聲勢壯大。

泰勒接到主角當晚,兩人便在酒吧後「打了一架」。
對照結局,我們便能理解主角的自我掙扎就從此刻開始,
且非常具現化的呈現在螢幕上。

透過泰勒開設的「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
他所建立的是一套「新價值」。
這套價值的教條:
「你不等於你的工作。你不等於你銀行裡的存款。
你不等於你錢包的內容物。你不等於你的卡其褲」



泰勒延攬的多是資本主義社會下的勞工階層。
透過「鬥陣俱樂部」的排外性,
這些人對彼此有了強烈的認同與連結。

泰勒更打破他們的原有信仰 (資本主義),
向他們灌輸自己那套「新價值」,
進而被許多人視為精神導師。

在此,泰勒重新定義了一整個階級。
這些原先社會上的「魯蛇」因著聚集、
因認識到資本主義並非唯一的選擇,而產生力量。

「只有在失去一切之後,才有做任何事情的自由」

這裡所指的自由,便是從既定價值中解放,
使思想不再受世俗概念所制的自由。



然而如果資本主義是將人看作數字、
是不在乎個人價值、是以銀行存款來評斷一個人的成敗,
那麼與之相反的價值觀會是甚麼?

我們當然可以輕易推斷出「新價值」應該考慮人的個別價值、
將個人視為獨特、給予生命應有的尊重...等等,
但又該以甚麼來評斷一個人的成敗呢?

或者,我們根本不應該去評斷一個人的成敗。
那麼,我們還能有一種一貫的價值 (或道德觀) 來認識人嗎?
如果沒有,又該以甚麼為基礎去認識個人的獨特呢?



泰勒的「鬥陣俱樂部」最終便走向了這樣的矛盾。
以階級的反動為基礎,
泰勒意圖以「大破壞計畫」(Project Mayhem) 引發革命。

這項計畫開始後,
泰勒與跟隨者們的行動從簡單的惡作劇,
進化成實質的恐嚇、最後升級為一項超大型的毀滅行動。

參與計畫的人們遭到「去個人化」,
化身為整個計畫中的一顆螺絲釘、一個齒輪,
似乎又與原本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地位沒有分別了。

他們成為「鬥陣俱樂部」教條的禁臠,
唯一的功能便是執行泰勒的旨意,
就如同他們曾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提供勞力和消費力一樣。

只有在死後,他們才找到姓名。
也是在這時,主角才意識到他不應對泰勒的邏輯照單全收。

--

資本主義為我們建立了一套價值,
先不論好壞,至少設立了一個「可以追求」的目標。
如果拔除這套規則,又有多少人會知道自己該追求甚麼?

人類社會自從可以自給自足後,
因不必為生存而煩惱,生活中反而出現了大量的空白。
如果沒有一個目標,生活無疑是痛苦、無聊的。

但是多餘的時間應該拿來追求甚麼?
這一直是人類社會的大哉問。

中世紀以前的人們追求宗教信仰和死後生命,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的興趣轉向哲學與藝術,
工業革命後則逐漸走向今天的資本主義社會,
追求財富和物質滿足。



而「鬥陣俱樂部」呢?
雖然泰勒說不應受資本主義價值觀所囿、
要先失去一切才能得到終極自由,
但他似乎也未提出如果不追求財富,又應該追求甚麼。

是追求打鬥的技巧嗎?
但他只視打鬥為思想解放的工具,
卻未曾將精進打鬥技巧作為思想主軸。

人類有一種強烈的「知」的慾望,
需要明白每件事情發生的原因,
更需要為自身的存在賦予意義。

因此當你徹底消除一個人的既定價值觀,
也等於拿走那套他所熟悉、相信的生存意義。
如果不賦予新的意義,那麼迎接他的將只有混亂和虛無。



事實上,就像「大隱隱於市」的道理,
必須仰賴捨棄物質生活才能達成的精神涅槃,
根本不是真正的精神涅槃。

真正的自由,
既非住在一個裝滿 IKEA 家具的公寓裡,
也不是住在一棟髒兮兮的漏水鬼屋。

既不是以數字計算人命的價值,
也並非在有錢人的飯菜中小便、在溫馨的家庭電影中剪入陽具的畫面,
或將人體抽出的脂肪製成香皂,再賣回給那些進行抽脂手術的人。

真正的自由,
是明白你有「選擇任何價值觀」的自由,
是瞭解任何人都和你一樣擁有這種自由。



或許是明白了這一點,
主角最後親手毀滅曾帶給他那麼多的泰勒。
整部電影的最後,他牽著瑪拉的手,
看著整座城市在兩人眼前炸毀。

然而這一刻的毀滅卻不再只是毀滅,
而象徵著一種全新的理解、一種重生。



個人評分:7 (推薦)

註:本篇文章所使用之圖片及引述之文字及影片分屬原著作人所有,絕無侵權意圖。



註 1:PTT 鄉民百科 - 魯蛇、溫拿

其他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 - 社會達爾文主義
維基百科 - 階級鬥爭 Class Conflict
維基百科 - 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
維基百科 - 鬥陣俱樂部之詮釋 Interpretations of Fight Club
IMDB - 鬥陣俱樂部佳句 IMDB - Fight Club quotes
透過馬克思主義看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 through a Marxist Lens
鬥陣俱樂部:布萊德彼特之馬克思與黑格爾 Fight Club: Marx & Hegel in the Pitt

筆者粉絲頁:
來這裡幫我點個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