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電影]--金馬影展_年少時代_時間的軌跡_20141109

(註:本篇不特別介紹劇情內容,但文中可能提及劇情片段,不喜慎入)



年少時代
Boyhood
出品:美國
導演:李察林克雷特 (Richard Linklater)


如果這部電影要出懶人包的話,
這張圖就是最好的懶人包了。

不過一個少年的成長,
又豈是一張圖能說盡?

「時間」正是這部《年少時代》的主軸。
一個如此巨大的主題,
導演用了同樣巨大的製作規模來拍攝:

使用同樣一批演員,在十幾年間拍攝這部宛如成長紀錄的電影。

運用了這種特殊拍攝手法的結果,
就是演員 -- 無論是主角,以至於主角的父母親戚,
在這十幾年間的變化於大螢幕上表露無遺。

這種真實感紀錄了時間流逝的不可逆,
絕不是使用不同演員來飾演同一角色的不同時期可比擬。



除了時間的流逝外,
在演員的真實成長和虛擬的劇情之間,
我認為這部作品也直接挑戰了電影的本質。

因為自己唸的是相關科系,
因此我非常清楚;
在製作一齣戲/拍攝一部電影的過程中,
導演和設計們往往會面臨許多選擇。

這組沙發、那棟房屋、這輛汽車、那把槍...,
劇組往往在「預算」和「效果」中拉扯。

如果觀眾的眼睛無法辨識真偽,
用假的東西當然沒問題;
問題在於質感的差異,
到底要多懸殊才能被察覺?

電影和戲劇一樣,
都是一門錯覺的藝術。
一齣寫實戲劇有多用心,
往往取決於它所營造的「錯覺」有多逼真。

原因無他,只因觀眾一旦發現破綻,
立刻就會從電影中抽離,
意識到「阿,這畢竟只是一部電影」。

有時候因為沒辦法完全重現想要的畫面,
導演會選擇用某些方式讓觀眾理解;
使用不同的演員飾演同樣角色就是在電影中時常使用的、
一種約定成俗的手法。

這種手法雖然無損電影的流暢,
但是多少還是會讓觀眾出戲。



本片導演所做的嘗試,
正是為了打破那約定成俗、破壞那習以為常,
看看能產生何種效果。

結果呈現在我們眼前 --

這樣的拍攝手法破壞了我們對於「電影中時間流逝」的既定認知,
用歲月的真實樣貌造成一種深沉的衝擊。

正因被這種真實的樣貌衝擊,
我們更難去分辨劇情的內容虛實,
因此就在觀影時產生了這樣的問題:

到底這是「錯覺」還是「真實」?

如果不去詢問導演、演員,
我們恐怕很難知道整部電影中孰真孰假,
更難判斷呈現在螢幕上的到底是梅森這個角色、
抑或是埃拉‧科爾特蘭這位演員?

然而就在這段過程中,
導演已成功在我們心中植入一段歲月、一種氛圍。



主角最後和新朋友的對話總結了這段成長軌跡。

「你知道嗎?大家常常在說把握當下...但我認為是當下把握了我們」
「是的,總是只有那些時刻,永遠都只有『現在』」

整部電影缺乏設計好的劇情,
同時也觸碰到各式各樣的議題,卻都未深究;
但這樣的安排卻反而更切合主題 --
誰的成長過程是一開始就有目的、有方向的呢?

梅森所面臨的每一個時刻,
也多多少少讓觀眾想起自己的成長過程,
畢竟整部電影充滿了熟悉的「真實人生」氣味。

困惑、漫無目的、尋找自我、挫折、短暫的勝利...
配合了十幾年來大環境和流行趨勢的變化,
很難不從其中看見自己的縮影。

結局收尾在主角剛進入大學的「時刻」。
和新朋友前往一個未去過的地方、體驗全新的生活,
乃至於對「當下」的理解,
都給觀眾一種未來仍將往前開展、胸中充滿期待的壯闊感。

我個人非常喜歡導演呈現的結局。
即使時間流逝,過程有挫折、有喜悅、有悲傷、有歡笑,
但總還是對未來充滿期待 -- 這就是人類。



個人評分:8 (超越水準)

註:本篇文章所使用之圖片及引述之文字及影片分屬原著作人所有,絕無侵權意圖。



筆者粉絲頁:
來這裡幫我點個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