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

[電影]--尋找快樂的 15 種方法_第一世界特權_20150627

(註:本篇不特別介紹劇情內容,但文中可能提及劇情片段,不喜慎入)



尋找快樂的 15 種方法
Hector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

出品:英國、德國、加拿大、南非
導演:彼德契爾生 (Peter Chelsom)


《尋找快樂的 15 種方法》尾聲,
一位心理學教授在課堂上問:

我們之中有多少人能記得童年那段時光,
當存在本身就是快樂?

先不提成年人和兒童煩惱的事情本就不同,
問這個問題到底意義何在,
至少我很確定我在看這部電影時,
絕對沒有感受到那種「存在本身的快樂」。



事實上,要成年人回溯到兒時狀態,
本來就是強人所難;
畢竟僅僅是為了「活下去」,
成年人就必須承受許多壓力。

喔,除非你跟赫克托一樣,
不僅生活無虞、能在倫敦買得起豪華公寓,
而且還可以一時興起就丟下工作去環遊世界吧。

如果要問為什麼年幼時能感受到純粹的快樂,
不用為了「明天的帳單要怎麼繳」煩惱,
不也正是重要因素之一?



撇除這簡單的問題不談,
電影中各種極度刻板的呈現,
也將赫克托的「第一世界煩惱」襯托得淋漓盡致。

他如何遊中國?
答案:一個白人富商灑金做地陪。
如果這不是在諷刺資本主義的共產社會 (電影中確實看不出有此意圖),
那我還真的看不出如果只是為了體驗「錢可以買到部分快樂」,
地點為何得要選在中國。

更別提他跟中國的少數近距離接觸,
還是透過一個明顯是性工作者的女孩 (恐怕只有赫克托看不出來),
以及不知為何被塑造成擁有快樂秘訣的藏人僧侶;
這類文化上的偏頗印象,令人不禁感嘆所謂的找尋自我之旅,
果真還是第一世界才擁有的特權。



如果更進一步看,我會說電影中的所有他人,
都被當成是服務赫克托目的的工具;
非洲如此、大學教授如此,
甚至赫克托的女友克蘿拉更是如此。

這些人完全沒有自己的故事、追尋,
其存在彷彿只是為了在適當的時機提供主角快樂的建議。
(教授的授課內容,便是「作者傳聲筒」的最佳範例;
還有甚麼比演講更方便的場合,可以幫觀眾惡補腦科學呢?)

整部電影最接近真實的角色,
大概是赫克托的舊情人艾格妮絲了。
她對赫克托的大爆發句句說到我心坎裡:

你把我束之高閣十二年,一點音訊也沒有,
然後就突然打來說:「嗨,我在非洲,星期一見!」
怎麼?我是你非得到此一遊的景點嗎?



電影接近尾聲,赫克托戴上儀器,
而教授要他設想快樂、悲傷、恐懼三種情境,
當時教授說的一句話我印象深刻:
「怎麼會...一個成年人的情感不該只有這樣」

的確,赫克托一直將自己想成一個未曾長大的童子軍,
而幻想的「心中小孩」畫面也穿插整部電影。

至此,赫克托不快樂的原因已經非常明顯 --
他一直不願長大。
所以,他緊緊抓著對過去快樂的緬懷,
卻忽略了成年人的快樂同時也是責任的承擔、幻想的破除;
是意識到人生不能完美,但這樣的不完美卻無礙於我們體驗快樂。



正如心理學教授所說,
相較於追求快樂,我們更應著眼於追求的過程;
但這真有必要耗費一段冗長旅程才能明白?

也許,只有對赫克托這樣的角色而言是必要的吧;
因為他始終困在幻想之中,從來未曾真正活過。



個人評分:4 (不好看)

註:本篇文章所使用之圖片及引述之文字及影片分屬原著作人所有,絕無侵權意圖。



筆者粉絲頁:
來這裡幫我點個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